Webpack 极速入门
Webpack 初体验
初始化项目
npm init -y
项目结构如下。
.
├── node_modules
├── src
│ │── index.js
│ │── data.js
├── index.html
├── package.json
├── package-lock.json
安装 webpack
-D
是 --save-dev
的缩写,表示开发时依赖,只在项目开发阶段用到。 -S
是 --save
的缩写,表示运行时依赖,即项目打包发布运行时要用到。
Webpack 只在项目开发阶段用到,因此使用 -D
参数。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D
书写代码
// index.js
import { getList } from './data'
console.log(getList())
// data.js
export function getList() {
return ['111', '222', '333']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h1>hello webpack</h1>
<script src="./dist/main.js"></script>
</body>
</html>
运行打包命令
npx webpack
打包完成后,就会生成 dist 文件夹,入口文件默认是 main.js。
打包生成的内容如下。
# main.js
(() => {'use strict';console.log(['111', '222', '333'])})();
运行 index.html 文件即可看到页面效果以及控制台打印的文字。
Webpack 基本配置
Webpack 相关配置写在 webpack.config.js
文件中。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mode: 'development', // 打包模式,取值有development、production
devtool: 'inline-source-map', // 方便查看打包后的代码
entry: './src/index.js', // 指定打包的入口文件
output: {
filename: 'dist.js', // 指定打包后的文件名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指定打包文件生成的目录
},
}
ouput 配置项
基本使用。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output: {
filename: 'dist.js', // 指定打包后的文件名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指定打包文件生成的目录
},
}
为了防止浏览器缓存文件,需要给打包生成的文件名添加 hash 值。
[name]
表示打包后的文件名和原本入口文件名保持一致,也可以写死。
[contenthash]
表示打包后的文件名添加一串哈希值。当文件内容发生变化时,hash 值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文件内容没有变化,则 hash 值不变。
module.exports = {
output: {
filename: '[name].[contenthash].js',
},
}
devtool 配置项
devtool: 'inline-source-map'
的作用:
源码映射:启用源码映射功能,它帮助开发者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中将编译、压缩后的代码映射回原始源代码。这对于调试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源码映射能让你在压缩或转换过的代码里直接看到源代码的上下文。
内联方式
这里的
inline-source-map
指定了源码映射将以内联的方式生成。这意味着源码映射数据会直接嵌入到打包生成的每个 bundle 文件中,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 .map 文件存在。这种方式使得部署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因为你不需要额外上传或管理映射文件。当 Webpack 完成打包后,生成的文件不仅包含了转换和打包后的代码,还会在文件末尾附加一段 Base64 编码的源码映射数据。这段数据就是源码映射信息,但是是以内联形式存在的,无需单独下载 .map 文件。
- 便于调试:特别是对于开发环境而言,这个配置让开发者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查看和调试原始的、未经过 Webpack 处理的源代码,而不需要去解析经过转译(如 Babel 转换 ES6+语法)、压缩或合并后的代码,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和调试体验。
module.exports = {
devtool: 'inline-source-map', // 源码映射
}
映射后生成的 base64 映射数据:
loader:rules 配置项
Webpack 默认只能打包 js、JSON 文件,对于其它类型的文件,如 CSS、图片、字体等,Webpack 不支持直接处理,需通过使用 loader 来扩展它的处理能力。
CSS 文件
要打包处理 CSS 文件,需要安装 style-loader
、css-loader
两个 loader。
Webpack 的 loader 基本都只有开发时才用得到,因此使用 -D
参数。
安装 loader。
npm install style-loader css-loader -D
配置 loader。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mode: 'development',
entry: './src/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dist.js',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module: {
rules: [
{
// 匹配 css 文件
test: /\.css$/i,
// 对于 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css-loader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
图片
对于图片,Webpack 已经有内置的 loader,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安装。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
// 匹配图片后缀名
test: /\.(png|svg|jpg|jpeg|gif)$/i,
// 内置的loader的写法
type: 'asset/resource',
// 定义输出文件的名称和路径
// 表示生成的图片放在dist/images目录下,文件名和扩展名保持原样
// 如果没有这段配置,则图片放在dist目录下,文件名随机生成
generator: {
filename: 'images/[name][ext]',
},
},
],
},
}
babel-loader
将 ES6 语法转换为 ES5 语法,以便兼容旧浏览器。
安装 loader。
npm i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D
配置 loader。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
// 不处理node_modules下的文件
exclude: /node_module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 给loader传递配置
options: {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
},
],
},
}
插件:plugins 配置项
生成 HTML:html-webpack-plugin
使用 html-webpack-plugin,可自动生成 HTML 文件,并自动引入打包后的 JS 文件。
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html-webpack-plugin -D
配置插件。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修改html文件标题
title: '这是标题',
// 执行HTML模板
template: './src/pages/page1/index.html',
// 指定生成的HTML要引入的chunk,与entry配置对应
chunks: ['page1'],
}),
],
}
可视化分析工具:webpack-bundle-analyzer
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分析打包后的代码大小。
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webpack-bundle-analyzer -D
配置插件。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 导入的是一个对象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BundleAnalyzerPlugin 才是构造函数
const BundlePlugin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BundleAnalyzerPlugin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new BundlePlugin()],
}
运行 npx webpack
打包后,会自动打开可视化图表。
压缩优化:optimization 配置项
压缩代码:terser-webpack-plugin
压缩生成的代码。生成的代码会去掉空格,变量名也会变短。
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terser-webpack-plugin -D
配置插件。
const TerserPlugin = require('terser-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optimization: {
// 是否要压缩
minimize: true,
// 用什么工具压缩
minimizer: [
new TerserPlugin({
extractComments: false,
}),
],
},
}
devServer 配置项
devServer 配置项,用于配置开发服务器,当文件内容发生改变时,可以热更新打包文件,不用每次手动打包。
安装 devServer。
npm install webpack-dev-server -D
配置 devServer。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
// 指定devServer从哪里加载代码
static: './dist',
},
}
路径别名: resolve 配置项
module.exports = {
resolve: {
alias: {
'@/util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utils'),
},
},
}
webpack 问答
1、.less 文件经过 less-loader 处理成 .css 文件之后,是否还会经过 css-loader 的处理呢?
需要的,每个 loader 一般只做一件事情。拿解析 less 为例,需要先将 less 转换成 css,这个是 less-loader 处理,处理成 css 之后,但是由于 webpack 并不能识别 css 文件,依然需要 css-loader 将 css 转换成 commonjs 对象放到 js 里面,最后页面渲染的时候要想把样式显示出来,需要借助 style-loader 或者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把 css 插入到 html 里面的 style 或者以 link 外部 css 的方式。
每个 loader 就是一个函数,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成流水线的方式。
2、loader 之间应该也存在叠加处理,类似流水线一般的吗?比如 url-loader 和 file-loader 之间。
这个就看写loader 的作者了,可以把 loader 的职责分的更细,比如把 url-loader 的功能拆成 file-loader 和一个用于base64的 loader,也可以一个 loader 做几件事情。我更倾向把 loader 责任划分的更细和清楚。
3、p
p
4、Babel 有两块比较重要的内容,plugins 和 presets。
plugins 可以理解为一个功能,presets 可以理解为一系列 plugins 的集合。
5、使用 px2rem-loader 和 lib-flexible 将 CSS px 自动转换成 rem,如果某些地方不需要转换怎么做?
可以使用 /no/ 的注释语法。有这种注释语法的不会进行 rem 转换。
.page {
font-size: 12px; /*no*/
width: 100px; /*no*/
height: 40px; /*no*/
}
为了避免把第三方 UI 库的 px 也转换了,可以给 px2rem-loader 设置 exclude,可以把 node_modules 里面的模块 exclude 掉。
px2rem-loader 和 flexible.js 必须一起使用。px2rem-loader 只是以构建的手段将 px 单位转换成了 rem。但是 rem 和 px 的单位计算并不清楚。
flexible.js 的作用就是动态的去计算不同设备下的 rem 相对 px 的单位,也就是计算跟元素 html 节点的 font-size 大小。
6、在做CSS内联实战的时候发现,第一种方式style-loader内联的话,在webpack打包后生成的html中源码是看不到内联进去的css样式的,只有在浏览器中才能看到,但是第二种方式采用html-inline-css-webpack-plugin插件内联的话,在webpack打包后生成的html中源码是能看到内联进去的css样式的,当然浏览器中也能看到。请问这是为什么?
style-loader 插入样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可以直接查看打包后的 html 源码并不会看到 html 有 style 样式的。
css-loader 的作用是将 css 转换成 commonjs 对象,也就是样式代码会被放到 js 里面去了。style-loader 是代码运行时动态的创建 style 标签,然后将 css style 插入到 style 标签里面去,对应的源码:https://github.com/webpack-contrib/style-loader/blob/master/src/runtime/injectStylesIntoStyleTag.js#L260。
CSS 内联的思路是:先将 css 提取打包成一个独立的 css 文件(使用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然后读取提取出的 css 内容注入到页面的 style 里面去。这个过程在构建阶段完成。
CSS 内联的演示已经以文章的形式更新到博客里面(https://github.com/cpselvis/blog/issues/5) CSS 内联的例子(https://github.com/cpselvis/geektime-webpack-course/tree/master/code/chapter03/inline-resource)
7、热更新插件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的作用?
热更新中最核心的是 HMR Server 和 HMR Runtime。
HMR Server 是服务端,用来将变化的 js 模块通过 websocket 的消息通知给浏览器端。
HMR Runtime是浏览器端,用于接受 HMR Server 传递的模块数据,浏览器端可以看到 .hot-update.json 的文件过来。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的作用:webpack 构建出来的 bundle.js 本身是不具备热更新的能力的,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的作用就是将 HMR runtime 注入到 bundle.js,使得 bundle.js 可以和HMR server建立 websocket 的通信连接。
简单来说就是让 bundle.js 具备热更新的能力。
在 webpack 配置文件中可以不必手动引入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只要配置了 hot: true
就会自动引入。
8、webpack-dev-server 和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之间的区别
webpack-dev-server(WDS)的功能提供 bundle server的能力,就是生成的 bundle.js 文件可以通过 localhost://xxx 的方式去访问,另外 WDS 也提供 livereload(浏览器的自动刷新)。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的作用是提供 HMR 的 runtime,并且将 runtime 注入到 bundle.js 代码里面去。一旦磁盘里面的文件修改,那么 HMR server 会将有修改的 js module 信息发送给 HMR runtime,然后 HMR runtime 去局部更新页面的代码。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不用刷新浏览器。
单独写两个包也是出于功能的解耦来考虑的。简单来说就是: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包给 webpack-dev-server 提供了热更新的能力。
9、为什么浏览器有刷新?
webpack-dev-server 默认是会在内容编译完成后自动刷新(liveload)浏览器的,此处增加了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插件之后可以做到 HMR的。
如果HMR失败的化会降级使用 liveload 自动刷新浏览器模式。
10、js 文件为什么不是用 contenthash?
因为 js 没有 contenthash,只能从 chunkhash 和 hash 中选择。
hash 对于 js 的含义是整个构建的文件指纹,每次构建有任何文件变了这个值都会变。所以 js 只能用 chunkhash。